“黨和國家對民營經濟發展的基本方針政策,已經納入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體系,將一以貫之堅持和落實,不能變,也不會變。”習近平總書記近日在民營企業座談會上的重要講話,提振了民營經濟發展信心,鼓舞了民營企業家大顯身手的干勁。促進民營經濟健康發展、高質量發展在各地已形成廣泛共識,31個省份的政府工作報告都提出了具體舉措,合力推動民營經濟發展壯大。
當前,我國經濟發展面臨的環境依然復雜嚴峻,民營經濟在穩定經濟增長、促進科技創新、增加群眾就業等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顯露出巨大韌性與創新活力。也要看到,仍然有一些民營企業存在顧慮,對擴大投資缺乏信心、對政策走向預期不穩。
激發民營企業干事創業熱情,要營造公平競爭的市場環境。在建設全國統一大市場過程中,民營企業有時會遇到一些不合理的限制和壁壘,難以平等參與競爭。今年各地紛紛推出改革舉措,為民營企業參與重點項目建設和地方經濟發展創造更多機會。有16個省份在政府工作報告中明確了向民營企業開放的領域。廣東、云南、甘肅、新疆等地鼓勵和支持民間資本參與重大項目建設,山西、吉林、湖北推進基礎設施競爭性領域向民營經濟開放,北京、上海、安徽、廣西等地將支持民營企業參與甚至牽頭重大科技攻關。各地以開放包容、共建共贏的姿態引導民營經濟邁向更大舞臺,發揮更大作用。
讓民營企業安心發展,要切實保護企業合法權益。今年有15個省份的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要規范涉企執法,其中12個省份明確提出要開展規范涉企執法專項行動。民營經濟促進法立法進程正加快推進,為促進民營經濟健康發展,更好營造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一流營商環境提供堅實法治保障。廣大民營企業家大可卸下負擔、輕裝上陣、心無旁騖謀發展。
融資難融資貴仍制約民營企業發展。各地在政府工作報告中出臺了不少針對民營企業紓困解難的政策舉措。山西和廣東在融資協調機制上發力,引導信貸資金直達基層、快速便捷、利率適宜。黑龍江提出落實省級中小企業穩企穩崗基金擔保貸款投放等普惠金融政策,金融機構貸款余額增長8%左右。內蒙古、西藏等地則強調落實或優化“無還本續貸”。這些舉措直指民營企業融資痛點,通過精準施策、系統推進,民營企業面臨的資金壓力有望得到緩解。
提升政府服務質量,是推動民營經濟發展的重要保障。通過革新服務理念、提升服務效能,各地正在為民營經濟發展營造更好的政商環境。山西提出建立民營經濟“1+N”服務體系,全面構建親清政商關系,創設營商環境無感監測體系,推廣“辦不成事”反映窗口,營造市場配置資源、政府解決困難的發展環境。湖南提出深化政務數據共享,建好用活“湘易辦”,推進“高效辦成一件事”。政府服務的持續優化,必將進一步激發市場活力,釋放發展動能,推動民營經濟行穩致遠。(本文來源:經濟日報 作者:金觀平)